一带一路倡议更在新的时代促成了双方人民的交互与往来
来源:未知 2023-10-19 14:02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建議提出10周年,根據對人類文明新形狀與人類命運一起體的價值理念的一起看護、對人類共生同處之道的深度探尋,10月14日至15日,蘭州大學、敦煌研討院一起舉辦以「中華文明與波斯文明的溝通與互鑒」為主題的世界文明對話論壇。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來自我國、美國、伊朗、意大利的80余位專家學者將圍繞中華文明與波斯文明對話中的經典翻譯與詮釋研討、前史與科技研討、崇奉文明研討、物質文明與考古研討、生活方式研討等議題動身,就敦煌學、文明對話以及當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區域的文明類型、文明形狀等重要理論問題與學術議題展開研討。

伊中友好協會秘書長阿裏·穆罕默德·薩貝吉說,這是一次伊朗文明、波斯文明與我國文明、中華文明之間的重要對話;古絲綢之路是銜接世界不同區域文明的通道,也是中西方交換意見、溝通文明的窗口,而今「一帶一路」建議更在新的年代促成了雙方人民的交互與來往;只有經過文明對話,人類社會才幹獲得更大的進步與開展。
敦煌研討院黨委書記趙聲良表明,莫高窟見證了絲綢之路千百年的昌盛、繁榮,也見證了中華文明以敞開的胸襟不斷吸納不同區域、不同的文明效果,並不斷創造出各個年代的新文明,為人類文明的一起開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獻,未來敦煌研討院將與蘭州大學一起探究「一帶一路」沿線文明資源的研討、保護、利用和展示新途徑,不斷鑄就中華文明新光輝。
我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表明,作為西北區域重要的「雙一流」高校,蘭州大學長時間致力於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和溝通,整合哲學、文學、前史學等學科力氣,推動環境考古與西部文明遺產、敦煌西域文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的交叉研討與「一帶一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循證社會科學、農業倫理學的交互研討。
2021年,甘肅官方發布《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造「十四五」規劃》,旨在打造「片區支撐、點段牽引、連線整合、系統推進」的文明開展新格局,講好絲綢之路上我國與各國人民之間友好來往的前史故事。
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成勇表明,此次論壇對推動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造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專家學者們兼取世界各國文明之長,不斷汲取年代精華,拓荒廣泛的協作領域,創造出具有年代意義的文明效果。


